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你目前的位置 >> 首页 > 调研与信息

边疆地区跨越式发展与民族心理的承受力


 

中国边疆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必要且可行的。跨越式发展对边疆民族地区固有的社会秩序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对“冲击”的反应考验的是民族心理的承受力,实施跨越式发展要根据不同的民族心理承受力采取不同的跨越式发展方案。

跨越式发展对边疆地区民族心理的“挑战”表现如下:

1、跨越式地发展对边疆民族“固守现状”心理的挑战。边疆的拓展与中原的动乱关系密切,在中原动乱时,边塞地区处在少有战乱骚扰、也少发展机遇的安宁中。安于现状的民族心理便形成了。跨越式地发展是要大幅度地打破现状,而边疆民族 “固守现状” 的心理惯性与跨越式发展相背离,一些人回避“挑战”,拒绝对新事物的认知,甚至视新事物为仇敌,这是跨越式地发展中的大障碍。

2、跨越式发展与边疆民族的“求同”心理产生冲突。边疆地区社会的发展多依靠自然的力量,对于每个成员来说,大自然赐予每个人的生活资料是“均等”的,没有多寡之差别。这种经济氛围养成了边疆民族强烈的“求同”心理。

跨越式发展是人为地、主动自觉地寻求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可能对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整齐划一地推进到相同的层面。这就悖离了“求同”的民族心理。

3、跨越式发展打破了边疆民族地区的“习惯法” ,人们的宗教信仰、行为方式等都遇到不同程度地遭遇“冲击”。在有的边疆少数民族中,习惯法的势力是如此之大,以至在某些情况下,国家法律的实施影响到民族地区的习惯法体系。

 议 :                                                                               一、尊重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在跨越发展中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

边疆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每一个文化事象中都沉浸着民族感情、民族意识和民族习惯。尊重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的优长,能提高民族的自信力,鼓励民族发展自我的能力。边疆民族多跨国民族,文化差异较大,所谓的“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是边疆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跨越发展中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营造民族文化心理的的精神家,使民族意识突出相容性,减少民族感情的排他性,让跨越式发展的各种因素易于渗入到边疆地区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

二、寻找民族保护文化的途径,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跨越发展

保护民族文化的主观意识是清楚地,问题是客观上如何做到、做好文化的保护工作,这是一个难题。某些边疆地区民族比较强调族内的认同,民族意识呈现出尖锐的排他性,再加上宗教意识的强烈,在某些时刻,披着宗教色彩的言论、行为又加剧了民族意识的排他性。针对这样地区宗教文化浓重和民族意识的排他性,跨越式发展的力量、执行者需要来自其内部,而不是外部。如何培植少数民族的有识之士作为中间桥梁,推进跨越式发展是西部地区开发的关键。外部力量的介入需要慎重,如进川、入藏的经商者,他们首先应该是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其次才是商人,到民族地区经商赚钱要在遵循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进行,这是大原则。

三、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保护生态环境,跨越式发展在和谐中进行

快速发展常常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以往经济发展中的教训,不争的事实。部分边疆地区正在咀嚼环境恶化带来的苦果,环境日益恶化,天怒人怨接踵而至。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与自然失去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难以维持。古语云,民衣食足,而知礼节。环境恶化,家园破败,民族文化面临着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的困境中。民族文化的自然属性突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人与自然失去和谐,民族文化也就失去存在的土壤,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习惯的总和——民族文化心理呈现出脆弱、焦虑,社会不安定因素潜滋暗长。


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省委员会


Copyright © 2013-2020 hljm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160058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