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你目前的位置 >> 首页 > 盟员作品

记忆 珍惜


时逢唐山地震四十年之际,作为80岁的我和夫人重返唐山。参观了“唐山抗震救灾纪念馆”,展馆中的一幕一幕,把我思绪带回40年前。继解放军奔赴灾区之后,我作为“黑龙江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一员,第一时间赶到唐山进入灾区。有生以来,眼前的惨景使我惊呆了。残垣断壁,遍地瓦砾,铁路双轨,被扭成麻花状,大地被撕裂成数米宽,一眼望不到头的深沟,喷出的泥沙形成沙丘到处可见。果园内机井沉入地下,园丁和他居住的小屋,深深被埋没,形成存水大坑……。地震吞噬了24万余人性命,致16万余人伤残。幸存待援者面露惊恐、目光呆滞,眼前的惨状使我们的泪水模糊了双眼,肝肠寸断……大家只有一个念头:争分夺秒,抢救伤员。

我们到处寻找材料,亲手搭起了帐篷,成了我们临时医院,简陋的手术室。我们手术组歇人不歇台,渴了喝口水,饿了吃口饼干,累了靠着箱子闭着眼睛歇一会。连续两天两夜手术救治伤员。护士负责给轻伤员做些简单的消毒、清创、伤口缝合、包扎、石膏固定等处置,尽量减轻外科医生的压力。带来的有限药品用完了,但疾病和肠道传染病频发,怎么办?!哈医大二院院长 隋永启,带领队员上山采“白头翁”等草药,煎制后分发给病员,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而患病的我们却舍不得用一粒药,当时由于连续手术和救治伤员,我由感冒致下呼吸道感染,高烧呼吸困难,咳脓痰。一看到需抢救的伤员,责任感使我仍坚守在第一线,灾后受到省卫生厅表扬。

余震连续不断,时时威胁着每个人。记得有一天,广播车反复播放:据锦州地震台预测,24小时之内,将有强烈地震发生……

我们医疗队冒着生命危险,通知每个人,不要住在帐篷里,免得帐篷倒塌时伤及他们。我们十余人彻夜不眠,手挽手,形成一个“完整整体”,防备万一有人掉进地裂里,及时把他拉出来。

地震之初,灾区没有粮食,唯一的口粮是发给我们每个人有限的饼干和压缩饼干(军需品),高温缺水,口唇干裂,加之没有一点点水分的饼干,实在难咽。当时我们的口号就是:要想抗震救灾,就得吃饼干。有时我们看到灾区孩子们伸出小手,眼巴巴渴望我们能给他们点吃的,我们把仅有的口粮送到他们手中。

印象最深的就是——缺少日用品和水。水是到达唐山后的第五天被解放军运送过来的,每个人分到的很少还异常混浊。闷热的天气让大家的身体和衣服都发出了怪味,几名女护士想擦擦身子洗洗背心都舍不得用水,只好忍着。最让女护士为难的就是月经期,出发时太急谁都没来得及准备卫生用品。尽管她们手边就是脱脂棉纱布,但她们知道这些东西给伤员都不够用,有人创意用草编成“卫生垫”上面裹一层纱布。这办法立即推广开,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

地震灾区,气候变幻不定,一会气温40°C以上酷热,一会余震伴瓢泼大雨,无情敲打着每个人。此时我们立即奔赴灾民区。解放军战士不顾个人安危抢救伤员,有时救人,不能用锐器挖掘被埋的人,只能用双手扒开泥土;手磨破出血,感染。高温致使尸体腐烂,腐味难闻,叫人无法靠前。但解放军战士手托肩扛运尸体。真是哪里艰难,哪里就有解放军战士的身影。

地震至此已四十年,新唐山—高楼林立、翠绿成因,欢歌笑语,世间乐园,今年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

唐山地震四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敢战天斗地,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奔向幸福的明天。

哈医大一院抗战救灾医疗队员当时有七名,现只剩下五名,他们是岳武、田莉、陈更新、慕丽焕、赵英。张永一、李钟凤二位老师已离开人世。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与我抗震救灾的战友们,并告慰在此次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


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省委员会


Copyright © 2013-2020 hljm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160058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