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你目前的位置 >> 首页 > 相关工作

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金支持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202011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为确保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多作新贡献。”

当前,国家把科技创新放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位置,大量激励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我省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1727日,省政府发布了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决定,共278个科技项目受到奖励,我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有可为。同时,我们也看到,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突破、应用转化、金融支持、产品制造、市场销售和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每个环节都存在若干问题,需要逐个击破。科技成果转化在全国范围内存在一些老难题,包括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体系亟待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平台)还待系统布局,科技成果质量和转化动力有待提高等等。上述问题具有普遍性,在我省可能还更突出。有研究显示,研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与产业化阶段的资金投入比大约为1:10:100。在现行的科技投入体制下,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的研发阶段,对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中试和工业化试验阶段的投入明显不足。在现有的金融监管及市场环境中,银行信贷及社会资本难以跟进,资本市场的进入门槛及融资成本使得大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无从凭借,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供给不足,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了约束。为此,建议如下:

(一)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一是政府部门可梳理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融资需求手册,向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及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布,并跟进项目进展,汇总堵点,依据需求协调第三方专家或机构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咨询、行业发展及市场前景调研等服务。二是发挥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做为考核指标,适度降低盈利指标。三是加快科技贷款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拓展期权贷款、订单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创新业务,对于给予科技企业科技贷款较多的银行,适度进行风险补偿。

(二)对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上市、发债培训,推动科技型企业对接直接融资渠道。一是建议省科技厅、工信厅及国开行等梳理优质科技企业资源,借助沪深交易所黑龙江基地,对各类主体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二是建议继续组织科技型企业项目路演,支持科技型企业到区域性股权市场哈股交紫丁香专板挂牌,推动科技型企业与省内外天使基金、私募基金对接,拓展股权融资渠道。

(三)进一步用好国家政策及本省已有平台。一是建议国开行发挥总行参与的集成电路基金等基金投资方作用,帮助省内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与基金对接,条件成熟时可探索与我省共同建立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二是建议金融机构积极与我省较为成熟的融资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通过“专利担”、“股权担”等科技贷款担保产品,共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四)研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引导基金,鼓励投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投资早期科技成果。近期印发的《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1—2023)》明确,要鼓励科研事业单位筹资设立概念验证基金,试点建立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引导资金,旨在强调科技成果概念验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鼓励投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投资早期科技成果等。万事开头难,不论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还是上市发债渠道,都是面向已经发展成熟的科技型企业进行金融扶持。投入的越早,前景越不明确,风险越大。对于我省来说,政府可以加大投入,设立引导基金,帮助和鼓励科研事业单位开展试点,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同时,对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及信用纪录的科技企业也要进行激励,在科技贷款上给予贴息奖励。

(五)加快推进科技保险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科技保险政策措施,加强政府、科技企业及保险公司的对接,探索推出科技保险业务,逐步发展壮大科技企业的参保面,提升科技保险保障水平与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科技贷款履约保证保险的风险共担机制,建立由政府科技专项资金、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按比例分担科技贷款损失风险的机制,帮助中小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在各地科技保险基础险种的开展和推广方面,制定合理的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重点支持科技业的贷款履约保证保险等融资类产品,降低科技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全面提高科技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省委员会


Copyright © 2013-2020 hljm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160058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