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你目前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议

关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提案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领头羊,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培育一批具有重要支撑能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锻长板”“补短板”,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推动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宣传引导与有关各方合力不到位、扶持政策与直接融资结合不紧密、梯次培育与资本市场对接不完备、融通发展与资源整合不协同等原因,仍存在统筹协调不够、“专精特新”评定政策不够细化、培育总数相对偏少、借力资本市场不足、奖补政策不聚焦、扶持政策单一、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

为更好推动《黑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黑龙江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规划(2022—2025)》等政策落地见效,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先进先行先试创新实践,对我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高效协调推动。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型、行业型和企业型“专精特新”培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对接,打造区域“产业链链长——链主——督查服务专员”共同推动的工作模式。链长由主要领导担任,链主由龙头企业担任,负责组织协调所负责集群的相应产业链发展工作,推进跨界融合互动,改善信息不对称状态。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督查服务专员,实施精准的政策解读、产业引导、信息交流、政策兑现、项目审批、人才服务等。

二是强化平台打造。在省建立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动态数据库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涵盖动态调整、监测分析、政策推送、案例推广、反馈互动等内容的综合服务平台。归并各类省、市、县(区)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将产学研各领域都归口到服务平台上,为发展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积累准确的企业数据资料,推进开放性协同创新;采用亩均效益等模式强化跟踪监测与分析,除常规评价工作外,对企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研发投入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测,为服务和政策精准对接提供基本参考依据;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宣传推介,扩大“专精特新”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三是制定专门支持政策。从前期研发创新到后期市场渠道,进行全产业链、全要素、全周期政策支撑。在解决融资难方面,为小企业承担创新风险的信贷资金池,发展科技贷款,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融资业务。建立科学评估体系,让企业家用身价和信誉来作为银行授信额度的依据。在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专精特新板”,定期召开股权融资对接会,为中小企业和投融资机构搭建对接平台;在融入产业链方面,建立龙头企业配套产品目录库,定期召开配套产品信息发布会以及配套采购对接活动。各级财政依据龙头企业协作配套销售额或委托加工费、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加工产值或加工费的一定比例,分别给予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相应补助。加大产销衔接服务和政府采购扶持力度,积极推广首购首用政策,细化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降低投标成本、优先采购等支持措施,促进供需有效对接。设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券,补助中小企业购买入驻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上的专业服务机构所提供服务,服务商收取企业的服务券后,向承办单位申请核实兑现,有效发挥政府财政资金作用;在推动协同创新方面,构建国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设备共享、产能共享、技术共享等模式,推广在中小创新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做法,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建立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资源整合和创新协同机制,细化中小企业在产业群和产业链中的位置和角色分工。在域内龙头企业旁建设配套产业链园、特色小微企业园,建造面积不等、可以独立分割的标准化小厂房,保本甚至让利出租或者出售给“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进得起、留得住、发展得好”

四是强化人才保障。组建“企业家讲师团”,创新“请企业家培训企业家”的培训模式,请本土优秀企业家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并将培训课堂设在企业车间一线,发挥优秀企业家的经验智慧和传帮带作用。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对接平台,便利企业获取海外高层次专业人才信息,鼓励引进“候鸟式”人才。健全科技人才双向兼职办法,鼓励企业设立“创新岗”,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加强产业人才培训与赋能平台建设,开展省市级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领域实训基地认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省内高校联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部分发展较为成熟的智能化制造业企业,采用委托式、订单式、工学交替式等联合培养方式,开展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和经理研修,强化培训的实战性和前沿性,提升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

 


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省委员会


Copyright © 2013-2020 hljm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160058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