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你目前的位置 >> 首页 > 提案建议

关于加快推行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助力龙江美丽乡村振兴的提案


农村垃圾治理是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有利改善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势在必行。一方面在农村地区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再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抓好垃圾分类,将有利用价值的物品进行变卖和回收利用,既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能进一步深化治理成效,降低垃圾治理成本,简化农村垃圾治理收运流程因此,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将成为我省实现“美丽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首要选择和重要举措。

我省为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于2018年,黑龙江省政府印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实施方案(20182020年)》,统筹推进黑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确定七大重点任务。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2019年,黑龙江省政府要求各县(市、区)强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基本目标是2020年实现减量40%。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设施规划建设方案编制纲要》)。但由于我省农村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征,且冬季寒冷、干燥等特点,我省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仍然存在着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滞后、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弱、农村环卫体系不建全、缺乏有效的制度和资金保障等问题,为促进我省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快速推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应加强符合寒地气候特点的“无害化”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节约成本。研发和推广有机垃圾可发酵、堆肥回田技术;无机垃圾填、坑堆及存再利用技术;可回收利用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再利用技术;对于农药类等含有害物质的垃圾,建立独立的收运体系,集中收集后单独送至环保部门无害化处理模式。构建基于微生物处理和动物处理的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处理利用模式,研发基于模拟城市大脑的农村垃圾收集智能调度系统、转运模式优化管理平台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监管平台,建立黑龙江省农村垃圾处理情况数据库。最终,实时监测农村垃圾处理情况,为我省农村垃圾分类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支持。

二是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应培养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树牢生态文明理念。相关部门要加大教育普及和知识宣传的力度,让广大农村居民认识到农村垃圾处理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广大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主动监督垃圾处理。比如,可以通过集体讲授、入户指导、现场教学等宣传教育方式把广大农民组织动员起来,形成垃圾分类的村规民约,使村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发挥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技术优势,设立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专业,根据地方和企业需求,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落实“龙江人才振兴60条”,在保护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是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应加强平台建设,明确责任,形成协同运行的组织合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农办、环保、财政、住建等部门实现有机联动,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基础上,成立农村垃圾治理产业联盟或工程中心,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保洁队伍联动机制,各尽其责,农村居民全员参与,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互相监督管理机制,系统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不断优化从源头到终端全流程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链条。

四是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应完善制度建设,落实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的各项保障。可探索制定出台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置各环节的制度建设,规范垃圾分类治理操作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考核验收标准,健全完善逐级督查、定期考核制度,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估制度,强化、细化对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的全程监管。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担、社会参与”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确保资金、设备、设施的落实,为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充实的要素保障。

五是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应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投资,加大垃圾治理补助。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把公共服务的需求作为投资的主要方向,建立城乡融合投资管理制度,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最专业的项目,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完善分类投入增长机制,照顾绝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让市场资本可以在农村自由的流动,投入过程透明化公开化,保证公平性原则,为分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的环境,扩大资金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的场景,使各类主体享有平等的地位。同时发挥政府和第三方监督职能,根据治理成效,实施项目后补助制度,避免一切不合实际的支出,避免不合理性的决策。


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省委员会


Copyright © 2013-2020 hljm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16005832号-2